1、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实现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
实验中心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构建梯度实验,形成了基本型、自主型、能力型和研究型为主的学习方式。在基本课程实验之外设计了综合实验、开放实验和创新实验。这些实验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基础实验,学生自行完成实验选课,自行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和主要实验步骤,并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填写实验报告。对于综合设计型实验,由学生本人提出实验方案,指导教师审阅修订后,再由学生独立完成,获得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填写实验报告。对于研究创新型实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与科研训练相结合,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拟定工作计划,并就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现象,提出解决预案,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对于获得的实验结果和数据,给予正确的解释和分析,总结完成实验报告或实验论文。这种以实验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能够极大调动学生积极性,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2、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建立现场教学、网上虚拟、仿真模拟和工程实践“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基础性实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现场教学和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良好实验习惯。开设仿真实验、网上虚拟实验,采用在线答疑、在线考试为补充的自学实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开展基于企业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拓宽学生的校内外实践渠道。与多家大型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实验计划,引入当前主流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把握应用领域的前沿。既锻炼了实验队伍、又培养了尖端的人才,形成了良性的发展势头。
实验教学中部分使用学分制管理,开设课外创新创业实践、第二课堂等,鼓励学生面向实际问题发现提出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部分第二课堂的学分可与相对应的第一课堂相关实验课程的学分相互替换。
3、实验技术、实验方法的改进与新技术的融入
实验教学中心开设的实验课程,涵盖了多种实验技术与方法。同时,中心十分重视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教学人员努力探索和建立新型的实验教学方法,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彻底改变过去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灌输式”、“烤鸭式”的实验教学方法,提出学生-教师的双主体教学模式,推行导师制,注重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和层次性,设置基础性和综合性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实验,辅之以实践性的实践教学和研究型的科研创新立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励学生自主创新,培养学生的公心和能力。
同时鼓励指导教师将自己的科研内容与实验教学内容融合,以实际案例,将新技术、新方法融入实验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扩展学生的眼界。
4、实施实验教学质量工程
加强对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化”的管理和监控通过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从微观层面上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管理和监控。采用网络签到、登录次数、实验作业提交、实验作业评分系统、在线答疑、随堂在线考试系统等来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和实验效果的管理和监控。采用成绩统计系统、教师教学效果实时评价系统如匿名建议、效果评价、问卷调查等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
5、多元化的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单纯的通过一次笔试或一次报告无法反应学生能力,而作业和报告也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情况。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例如有些学生笔试成绩不高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因此,在兼顾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重要性的前提下,实验教学中心推出多元化的实验成绩评定方法。该方法将实验成绩分为形成性评价与考核成绩评价两部分,前者为实验过程表现数据的过程性评价,后者为考核材料的总结性评价,最终实验成绩是将二者的评价结果通过加权计算得到,具体权重根据不同实验由实验教学课程负责人确定。
6、信息化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实现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实验教学中心建立了服务于机械工程专业的大型仪器设备远程共享平台。还可以将机械工程学科多年来所积累的各类仿真实验项目通过网络平台共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预约和开展实验,实现基础实验的实验指导、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开放;实现了以团队为开发主体的能力型综合实验的试验题目、任务书、开题报告、结题报告以及以导师制方式的高水平设计实验、创新性试验的实验题。还实现了实验室、大型实验设备信息的实时公开查询,提高资源利用率。
该平台不仅能够为我校智能制造类专业方向的学生服务,而且可面向全校其它专业的相关基础课程与实践教学服务。